近日,根据权威航运分析机构 Linerlytica 的报告显示,北欧港口正面临着严峻的拥堵困境。鹿特丹、安特卫普、汉堡以及南安普敦等关键港口,码头占用率居高不下,致使船只停泊延误情况急剧增多。
1 月 1 日,承载着汽车配件、瓷砖等出口商品的山东 2025 年首趟中欧班列,缓缓驶出济南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场站,奔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这一标志性的出发,拉开了山东新年外贸出口的大幕。
进入 2025 年,在农历新年的时间节点驱动下,国际海运市场格局呈现出显著变化。托运人在农历新年之前提前安排货物装载的行为,对跨太平洋航线至美国的集装箱费率产生了直接且明显的推动作用,促使其呈现上扬态势。
随着年节的日益临近,美东码头罢工警报得以解除,集装箱海运市场悄然拉开了运价战的帷幕。10 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大幅下挫 214.49 点,降至 2505.17 点,跌幅达 8.56%,成功终结了此前连续六周的上涨态势。此次运价的下跌波及范围广泛,远近洋航线均未能幸免,不同航线的运价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动态格局中,2025 年呈现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态势。国际航运公司针对 2025 年的运力安排,展现出独特的特征。据相关数据显示,航运公司在整体运力调配中,安排了 9% 的空白运力。预计到 2025 年,总运力规模将接近 134 万标准箱。
据最新消息,在 2025 年 1 月 13 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表示,海关总署将持续推进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并且即将出台专门政策措施,旨在提升航空口岸通关便利性。这些举措的核心目标是助力外贸企业在航空口岸通关时实现省时、省钱、省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