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市场正面临新一轮结构性冲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期提出的港口费用调整方案,试图通过经济手段遏制中国造船业发展并重振本土制造业,这一政策动向在亚洲海事展会议上引发行业深度讨论。作为全球贸易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中国造船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美国本土造船业规模不足全球份额的百分之一,政策设计的非对称性或将导致复杂市场效应。
香港海关近期连续破获多起利用国际海运渠道实施的高风险走私案件,展现了对违法贸易活动的精准打击能力。作为全球海运枢纽的重要执法力量,海关部门通过情报研判与风险管控相结合的方式,在葵涌货柜码头及青衣海关验货场展开专项行动,成功遏制了四宗企图通过远洋船舶实施的跨境走私行为。
2024年8月1日起,我国对便携式锂离子电池产品实施3C强制认证制度,这项新政标志着锂电池国际贸易进入精细化监管阶段。海关检验数据显示,近期进口锂电池因标识问题导致不合格率显著上升,反映出部分企业对标准理解存在偏差。本文结合典型案例,梳理锂电池国际物流通关的核心要点。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提单作为货物运输的核心单证,既是承运人接收货物的收据,也是收货人提取货物的唯一凭证。其发放流程直接关系到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及运输风险的划分,跨境从业者需系统掌握不同场景下的操作要点。
近年来,国际海运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作为美国西海岸重要枢纽的洛杉矶港,其业务量变化往往成为观察全球贸易走势的风向标。2025年2月,该港出口重箱量出现18%的显著下滑,同时空箱周转量却呈现逆势增长。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折射出多重因素交织影响的深层次行业变革。
国际海运市场正经历新一轮价格调整周期,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探底的态势引发行业关注。受国际贸易政策变动与供需关系双重影响,全球主要航线运价普遍承压,部分航线已逼近航运企业的成本临界点。这种市场环境促使头部船公司调整经营策略,试图通过阶段性运价调控稳定市场预期。